导读:今年是梅兰芳130周年诞辰,他是20世纪中国戏曲艺术史上当之无愧的巅峰人物,也是20世纪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有人说,艺术是个奇异之物,有些人与事可谓空前绝后,比如李白的诗,司马迁的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还有梅兰芳的戏。
今年是梅兰芳130周年诞辰,他是20世纪中国戏曲艺术史上当之无愧的巅峰人物,也是20世纪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梅兰芳8岁学戏,10岁登台,年少成名,之后在4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创立了京剧的梅派,终成一代大师。《诗经·卫风·淇奥》形容君子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君子的自我修养,如同加工骨器,需要切磋,又如同加工玉器,需要琢磨。而梅兰芳一生,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笨拙的学艺人,全凭苦学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整个国家危机四伏。这年的10月22日,梅兰芳出生在京城李铁拐斜街梅家老宅里。时局震荡,家人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澜,字畹华,寓意“希望他似兰花般静好”。
畹华的祖父梅巧玲是京剧界的大腕儿,也是“四大徽班”之一“四喜班”班主;父亲梅肖芬是出名的青衣;除此之外,畹华的祖母、母亲、姑母、伯母也都出身梨园。作为梅家这一梨园世家的第三代传人,学戏成为畹华唯一的选择。
初学戏时,畹华资质平平,被评价为“言不出众,貌不惊人”。8岁时,家里为他请了先生开蒙,教的是《三娘教子》的老段子。谁知简单的四句老腔教了多时他还不能上口,气得先生说“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吃”。就是这番话“激”出了一代大师的斗志——畹华誓要学出个样儿来。
第二年,9岁的畹华拜京剧青衣艺术家吴菱仙为师,学唱青衣。老师教得耐心,畹华也学得刻苦,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吊嗓子、背台词、练身段,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怠慢。梅兰芳曾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人,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青年时期的梅兰芳。
梅兰芳曾回忆与吴先生学戏的点滴:“有时候我倦了,嘴里哼着,眼睛却不听指挥,慢慢闭拢来,想要打盹儿,他总是轻轻推我一下,我立刻如梦方醒,挣扎精神,继续学习。”
1904年,年仅10岁的畹华首次登台演出,惊艳众人。14岁时,畹华搭班“喜连成”,开始在京剧圈展露头角。这一年,他改艺名为梅兰芳。
他敏而好学,跟姑父秦稚芬、丑角胡二庚学花旦;跟名角茹莱卿、路三宝学刀马旦;跟有名的架子花脸钱金福学武生;跟青衣代表人物陈德霖与名净李寿山学昆曲;跟王瑶卿学习“花衫派”。
他向京剧名旦路三宝求学,路先生一见到他,开口便道:“瞧你这德性,癞眼边、招风耳,还唱戏呢?”梅兰芳听后,特意驯养鸽子,盯着飞翔的鸽子训练眼神,一养就是十年,最多时养150多对。通过特别的训练手段,梅兰芳日积月累练就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到老眉目仍传神。后来他在路三宝的相片下标示“恩师难忘”。他说没有别人的刺激,他就成不了角儿。
梅兰芳曾说,学戏先看戏,看不同行当、不同好角的戏,用心揣摩、分析。久而久之,“一招一式、一哭一笑都能信手拈来”。
时代机遇与“梅党”智囊团助力
1911年,中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大清朝灭亡了。女人们走进了戏园子,男人们也开始把背对着舞台的身子扭了过来,不仅仅用耳朵听戏,更用眼睛看戏了。那一年,17岁的梅兰芳在北京首演《玉堂春》,他唱腔中透着新鲜活力,扮相端庄动人,一改以唱为主的传统青衣的表演方式,融汇了花旦、武旦等戏曲行当的特色,而独创“花衫”行当,使得青衣的表演既好听又好看。
彼时,京剧中老生地位日趋下沉,旦角的地位日益提升,这种戏中主角的变换,标志着中国戏曲审美进入了转折的关键阶段,旦角梅兰芳迎来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当时,梅兰芳的一举一动都引领着时代风尚,吸引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力捧,如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留洋而归的戏曲理论家齐如山、中国保险公司首任总经理吴震修、京剧剧作家李释戡等,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共同组成了“梅党”。
所谓“梅党”,就是梅兰芳的超级粉丝团。这些粉丝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才华的就改剧本、提意见,为梅兰芳出谋划策,助其技艺精进,并为他提供了强大的人脉支持。
梅兰芳学戏于北京,却成名于上海。1913年,他第一次去上海演出,最初是给王凤卿配戏。为了助梅兰芳在上海打开局面,以冯耿光为代表的“梅党”智囊团也随行南下上海,为梅兰芳出谋划策。“梅党”的智囊团主张梅兰芳排一出刀马旦的戏。因为刀马旦的扮相和身段,都比较生动好看。梅兰芳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决定排《穆柯寨》,演穆桂英,由此大获成功,这场表演不但奠定了梅兰芳在京剧舞台上的地位,也塑造了中国京剧史上的一个经典形象。
这之后,“梅党”的参谋作用越来越大,齐如山曾经给梅兰芳著名的戏剧《霸王别姬》草拟剧本大纲,具体内容由吴震修改写。之后的许多著名的戏剧,比如《天女散花》《太真外传》,一般都是齐如山写大纲,李释戡编剧,许伯明设计服装。
时代的变化赋予了梅兰芳超人的敏感。在其智囊团“梅党”的助力下,他博采众长,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推出了“时装新戏”,完成了传统戏曲的革新。
梅兰芳自述:“我们是用集体编制的方法,来完成这一个试探性工作的。”所以说,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改良和创新,固然有个人的努力,但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文史博览·人物》2024年第9期 《梅兰芳:他曾惊艳了时代》
将国剧带出国门,与世界戏剧对话
在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梅兰芳纪念馆原馆长刘祯看来,梅兰芳的不俗,不仅在于舞台上扮相的光彩照人、大方自然,以及唱腔的干脆利落、刚柔兼并,还在于他看问题的眼光,对京剧艺术发展的眼光。“在海外戏曲传播方面,梅兰芳是先行者,他建立起中国戏曲与世界戏剧交流与对话的格局,重拾中国戏曲的艺术自信、文化自信。”
梅兰芳于1919年、1924年的访日、1930年的访美和1935年的访苏,成为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标志性事件。
1930年,梅兰芳登上了百老汇第49街大剧院的舞台。外国人被梅兰芳的精湛演绎折服,惊讶于中国竟有一种可以和莎士比亚媲美的戏剧艺术。于是20世纪30年代,一股梅兰芳旋风席卷美国。
梅兰芳访美之所以取得成功,可从他出国前的演讲中窥见一斑,他在天津欢送会上说道:“兰芳虽考察为目的,但对于中国剧之美术,及其成为艺术之理由,则思以种种方法表彰。故此次各项筹备颇为用心,如关于中国剧之行头布景、化妆音乐,以及剧场之沿革,均有系统的记载,精细的图案与说明,更以兰芳所能歌唱之昆乱词曲,制成五线谱,俾便美洲人士之观览。盖兰芳以为中国戏剧乃为东亚历史上人类之实迹蜕化而来之特种美术也。”
1935年,梅兰芳出访苏联,同样掀起了热潮。著有《演员的自我修养》的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夸张地表示:“看了梅先生手指的表演后,我100个学生的手都该被砍掉了。”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在莫斯科观看梅兰芳演出后不久,即写出了《中国的第四堵墙:论中国戏剧的幻灭效果》。在关于梅兰芳的论述中,布莱希特首次使用了术语“间离效果”,这意味着梅兰芳艺术为布莱希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界定,帮助他找到了一种与建立在自然主义幻想基础上的欧洲资产阶级戏剧完全不同的表演手法。
因而,梅兰芳“走出去”的贡献和影响,不仅在于梅兰芳首次把中国京剧带出国门,并进入世界舞台,更重要的是梅兰芳的艺术影响了西方戏剧和当代艺术,使得中西戏剧步入平等交流和相互对话的空间。
正如陈凯歌拍摄电影《梅兰芳》时曾感慨:“我们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的一些事,梅先生多少年前就全都做过了。”纪录片《又见梅兰芳》中这样称赞梅兰芳:“对中国人来说,他曾经是对于美的一种感叹,对西方人来说,他曾经是关于中国的一个幻想。”
日本《朝日画报》刊登的梅兰芳赴日演出海报。
蓄须明志,用另一种方式抗战
1937年,正当梅兰芳未来可期时,日本的战火侵袭了中国。他义不容辞地回到了祖国。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亲自设计、创作《抗金兵》《生死恨》等戏曲,来激励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戏中,结局是完美的,而戏外,却是大半个中国沦陷了。
梅兰芳演《抗金兵》,饰梁红玉。
抗战时期,梅兰芳不愿在日寇占领下生活,便举家迁至上海。不久上海也被攻占,日军为了粉饰太平拉拢人心,就派人劝梅兰芳出来演戏,梅兰芳断然拒绝日寇要求,并蓄须明志。
后来,当蓄须、“哑嗓”、“告老”都挡不住敌人的“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庆祝”登台演出“邀请”后,梅兰芳让医生给他连续注射3次伤寒预防针,高烧达42度。医生说那样不仅会严重损伤身体,而且也很危险,但是梅兰芳坚持道:“我已决心不为他们演戏,即使死了也无怨言,死得其所。”
就这样,梅兰芳在正直壮年当红之际,放弃了戏曲舞台,用自己的方式面对这场民族劫难,抗争长达8年。
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日渐窘迫,梅兰芳听从朋友建议,尝试卖画为生。
绘画是梅兰芳的一大兴趣爱好,他有几位国画老师,大名赫赫的齐白石也是其中一位,且是正式拜师。梅兰芳学画,本意是喜欢和陶养性情,不曾想有一天能靠它来谋生。他曾说:“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际,因为抵抗恶劣的社会环境,而蓄须谢绝舞台演出,连嗓子都不敢吊,这种痛苦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之所以绘画,一半是为了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否则,我真是要憋死了。”
丰子恺怀念梅兰芳说: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如果没有威武不能屈之大无畏精神,梅兰芳怎么能坚持到抗战胜利呢?梅兰芳不会未卜先知,他不知道日寇一定会投降。
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海报 ,194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梅兰芳饰韩玉娘化妆照。
“我不挂帅谁挂帅 ”,回归永远的舞台
1945年10月10日,51岁的梅兰芳回归舞台,他的艺术生命重新焕发,早起练功舞剑,下午吊嗓子,晚上看剧本,生活充实而紧张。
1949年10月1日,梅兰芳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加开国大典。他说:“这是我们戏曲界空前未有的事情,也是我的祖先们和我自己梦想不到的事情。”
1951年3月,为筹备建立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梅兰芳请毛泽东主席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同时题写“中国戏曲研究院”院名。同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梅兰芳受命担任院长;1955年1月,中国京剧院(国家京剧院前身)成立,梅兰芳担任首任院长。面对新中国赋予的新使命,他积极地为戏曲改革、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重要推动。
梅兰芳蓄须照。
1959年,65岁的梅兰芳决定排演一部新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剧目。他选择了豫剧剧本《穆桂英挂帅》,里面有一句台词这样说道:“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或许这也正是他历经半个世纪的宿命。更重要的是,青衣、刀马旦这两类角色如何更好地结合起来,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新中国成立后,这是他唯一编排的新剧,最后也成了他的绝唱。
1961年,演完最后一场《穆桂英挂帅》后,他被确诊患有心脏病。这一年的8月8日凌晨,梅兰芳因心脏衰竭去世,年仅67岁。
回望梅兰芳的一生,横贯了清朝末期、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可以说是极其动荡的一生。他在台上唱着最古老的戏曲,在台下历经着最急遽的变迁,在心里坚守着最纯粹的本心。可以说,京剧成全了他,他也成全了京剧。一代巨匠展风华,他留给了世间一个完美无缺的背影、一段惊艳时代的记忆,将永远被历史珍藏。
文 | 吴双江